红色文化
2025 年 3 月,我随单位党员队伍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党日教育活动。这座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小山村里,不仅留存着中国革命最后的农村指挥所,更沉淀着 "两个务必" 的精神密码。当我们站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看着斑驳的桌椅,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重温历史记忆,筑牢信仰根基
在西柏坡纪念馆的展厅里,大量文物无声诉说着那段 "进京赶考" 的岁月。西柏坡干部培训的讲解员介绍,正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制定了 "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政策,动员了亿万农民支援解放战争。这种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工作方法,让我们深刻理解了 "人民至上" 的深刻内涵。
在廉政教育馆,我们看到了当年中央机关艰苦朴素的生活场景。毛泽东同志的补丁睡衣、朱德同志的粗瓷碗,与个别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案例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沉浸式的警示教育,让 "两个务必" 的要求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象化为可感的精神标杆。

二、沉浸式体验教学,激活红色基因
在西柏坡培训基地的安排下,我们参与了 "重走赶考路" 情景教学。徒步 3 公里体验模拟支前运输、伤员救护等活动。当我们用独轮车运送粮食时,真切感受到当年群众支援前线的艰辛与奉献。培训老师说:"独轮车不仅承载着物资,更承载着民心所向。"
在 "三大战役" 推演现场,我们分组扮演不同角色,通过模拟决策、兵力调配,深刻理解了战略思维与全局观念的重要性。这种互动式教学打破了传统党课的枯燥模式,让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一位年轻党员感慨:"原来历史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无数人用智慧和生命书写的答卷。"
三、传承 "两个务必",凝聚奋进力量
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结业仪式上,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当我们齐声诵读 "两个务必" 时,声音在太行山间久久回荡。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党员肩负的使命。正如培训基地老师所说:"西柏坡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指引我们继续 ' 赶考 ' 的精神火炬。"
返程途中,我望着车窗外的风景,思绪万千。西柏坡的党性教育,不仅是一次党性的锤炼,更是一次思想的觉醒。当我们将 "两个务必" 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将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化作行动自觉,才能真正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这次西柏坡党性教育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红色教育不是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这代党员更需要传承红色基因,保持 "赶考" 的清醒与坚定,用实际行动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附: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3天培训课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