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图:西柏坡时期的周恩来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节口号》中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口号。周恩来便同毛泽东等领导人一起,开始筹划建立新中国,他在经济、文化、外交、政协会议等方面,对新中国的蓝图进行了构思和描绘。
他较早思考的是经济问题。他在1948年6月21日写出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提纲中,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一系列原则问题作了设想与思考。他在提纲中的基本设想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是反对旧民主主义或旧资本主义的经济方针的”,同时“也是反对农业社会主义或极端平均主义的经济方针的。”提出了区别新民主主义经济与旧民主主义经济的五项原则:“1、无产阶级领导的经济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经济;2、为多数人还是为少数人;3、以劳动大众为主附加自由资产阶级,还是以资产阶级为主附加劳动大众;4、基本上计划经济,还是完全自由主义经济;5、如果个人或少数人利益与大多数人不冲突时,则大多数加少数;如果少数人或个人利益与大多数发生根本冲突时,则抛弃少数而顾大多数。”关于同农业社会主义或极端平均主义的区别,他提出了工业的科学管理还是行政性强制?工资制度还是供给制度?生产观点还是救济观点?技术进步还是安于落后等问题。他还谈到了工业与商业的区别,金融斗争,税收政策,公营、私营与合作社三种经济,国家权力如何运用,新民主主义的合理组织与旧资本主义合理化,工厂委员会与厂长负责制,工会和党委的作用等。在9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周恩来谈到资产阶级问题时强调要区别三个问题:一是官僚资本与自由资本的区别,前者是打倒,后者是合作;二是资产阶级和独立小生产者的区别,不要混在一起反;三是工业与商业的区别,要分别垄断性、投机性和人民生计所需要的。他指出,这些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但它是受到人民政权多种方式节制的资本主义。他所思考的这些问题是成系统的,不仅对当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许多思想对今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表现出其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
图: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在文化艺术方面,周恩来为新中国文艺建设广揽人才。在他亲自安排下,一大批文化艺术界人士来到解放区,为繁荣新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事业准备了重要条件。
随着大城市的相继解放,涉外事务日益增多。周恩来为党中央起草了许多外交工作的文电,对有关问题规定了暂行的方针和政策,预示着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将彻底结束百年屈辱的外交历史。
图:七届二中全会旧址
周恩来还以很大的精力筹备新政协会议的召开。除亲自拟定商讨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爱国民主人士名单外,还拟定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主持起草了共同纲领草案,审改了新政协会议的其它文件,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习红色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昨天,更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和开创明天。一处处斑驳的旧址,一件件当年留下的用具、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页页手写的文字材料,记录着当年的历史,也见证了时代的变幻。不仅真实和鲜活地展示出红色年代悲壮而辉煌的历史,更启发着新时代青年干部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与思考。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在培训过程中带领学员进行深度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最鲜明的特点是在特定的现场进行,比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更具体验性,能给学员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西柏坡、冉庄地道战、白洋淀等红色圣地及革命老区开展,以及到实地考察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等。
(来源:河北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