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在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马工程”)深入推进之际,一批青年学子踏上西柏坡这片红色热土,开展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培训。这次西柏坡红色教育不仅是一次红色寻根之旅,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信仰淬炼。

一、西柏坡红色教育:青马学员的必修课
在西柏坡纪念馆,学员们通过“马灯下的决策”情景教学,深刻体会到1948年党中央在此运筹帷幄的艰辛与智慧。当看到毛泽东同志在仅有16.3平方米的作战室里指挥三大战役时,青马学员李某某感慨:“这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六条规定”展板前总是聚集着最多的学员。“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等朴实规定,让学员们看到了共产党人“进京赶考”时的清醒与坚定。结合当前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这一课尤为发人深省。
二、红色故事里的精神密码
在专题研讨环节,“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的故事引发热烈讨论。这位平山母亲在抗战中先后送三个儿子参军,自己还组织妇女做军鞋、救伤员。青马学员王某在分享时说:“革命不是抽象的概念,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选择与奉献。”
通过“一部电话机”的现场教学,学员们了解到西柏坡时期我党高效的指挥系统。当时军委作战室仅有十几部电话,却要指挥百万大军,这种化简陋为神奇的革命智慧,给当代青年以深刻启迪。
三、新时代青马工程的实践指向
此次西柏坡培训创新采用“五个一”教学模式:一次入党誓词重温、一场红色故事会、一次重走“长征路”、一场青年论坛、一份思想汇报。
西柏坡培训的重头戏,是在五大书记铜像前举行的“新时代赶考路”主题团日活动。学员们将学习心得写成“青春答卷”,投入特制的“赶考信箱”,许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结语)
从西柏坡回来的青马学员,行李箱里都多了一本特别的“红色护照”,上面盖着西柏坡各教学点的纪念章。这不仅是培训的见证,更象征着红色基因的传承。正如学员代表在结业式上所说:“我们带走的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永远的精神坐标。”
这次西柏坡培训证明,西柏坡红色教育以其独特的感染力,为青马工程注入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当青年学子触摸着土坯墙上的岁月痕迹,感悟着“两个务必”的深刻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就在这样的传承中愈发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