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

红色教育

培训咨询

电话:0311-80761606

手机:13582612718
王老师(微信同号)

手机:13731188192
张老师(微信同号)

Q Q:84136144(王老师)

邮件:84136144@qq.com


培训基地

1、革命圣地西柏坡

2、石家庄祥泰路66号

红色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西柏坡基地 » 红色文化

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分享: 作者: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任老师

20250429151317451.jpg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中,西柏坡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作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革命圣地,西柏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更是“两个务必”精神的发源地。如今,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坚定信仰的重要课堂。在这里,红色故事与革命精神交相辉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西柏坡:中国革命的精神高地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在此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重要思想至今仍是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实地参观、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让学员深刻领悟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走进西柏坡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朴素的革命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艰苦生活,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情怀。

红色故事里的党性光辉

西柏坡党性教育培训中,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被反复传颂,成为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

1、“一盏马灯”的故事

在西柏坡时期,条件极其艰苦,中央领导人常常工作到深夜。毛泽东的办公室里只有一盏马灯照明,但他却在这微弱的灯光下写下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等重要文献。这盏马灯不仅照亮了黑夜,更象征着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意志。

2、“一张行军床”的启示

周恩来总理在西柏坡时,办公室兼卧室仅有一张简陋的行军床。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累了就躺一会儿,醒来又继续投入革命事业。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当代党员干部需要传承的宝贵品质。

3、“两个务必”的实践典范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为了防止骄傲自满,会议还制定了“六条规定”,如“不做寿、不送礼”等。这些纪律要求至今仍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西柏坡党性教育培训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西柏坡党性教育培训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党员干部的现实要求。通过培训,学员们能够:

1、坚定理想信念——从西柏坡精神中汲取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强化作风建设——以“两个务必”为镜,对照检查自身,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

3、提升担当意识——学习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征程中勇担使命、奋发有为。

西柏坡党性教育培训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党员干部能够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弘扬西柏坡精神,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课程咨询

  • 王老师

    扫码微信定制课程

  • 0311-80761606
  • 135826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