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刘少奇(1898—1969)刘少奇一生曾20次来河北学习、工作、生活、调研、视察。在新中国成立前,曾5次到河北。他第一次到河北是1919年6月进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1928年6月,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解决顺直党的问题的特派员来到河北,12月才离开。1947年4月,刘少奇作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朱德率领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晋察冀边区,并很快选择了平山西柏坡作为中央机关的新驻地。一直到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北京,他在河北生活工作了近两年之久。
西柏坡时期的刘少奇
在西柏坡,刘少奇主持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使土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还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一起组织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诞生做了充足的准备。在西柏坡期间,刘少奇和王光美结为了革命伴侣。1949年5月,刚刚进驻北京的刘少奇为解决开滦问题再次到河北。由于刚刚解放半年,开滦这座百年老矿生产停滞,问题成堆。5月7日至10日,刘少奇在开滦走访、调研、座谈、做报告,指出要团结职工、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取消封建包工大柜等才能克服困难。新中国成立后,百忙之中的刘少奇始终关心着开滦的建设,于1950年7月和1958年9月两次视察开滦。
刘少奇在河北清苑县召开座谈会
1956年,由于国际上波匈事件的影响,国内社会主义改造中急躁冒进以及少数干部官僚主义,致使国内一些地方出现了罢工、罢课、请愿等事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57年2月,刘少奇受中央委托开始到五省进行调研。河北便成为他八千里调研的第一站。2月18日至27日,他在保定、石家庄、邯郸等地,同广大学生、教师、农民、工人进行多次座谈,广泛听取意见,耐心做说服教育工作,对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出指示。1958年,刘少奇8次到河北调研视察,其中,北戴河会议期间就进行了三次调研视察,为中央政策的调整做准备。
在河北调研视察的日子里,刘少奇严谨的工作态度、平易近人的人格风范给河北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与河北许多普通农民、工人结下深厚友谊的佳话一直在燕赵大地上流传。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依托燕赵大地上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以实地、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搭建党性教育大课堂,使领导干部在与历史故事、名人精神的对话中,不断深入灵魂的反思与感悟,实现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蜕变。
(来源:河北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