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记者手记:重回西柏坡,做好赶路人
9月19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组织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瞻仰革命先烈、接受传统革命教育。
临行前夜,我的心情颇为激动。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座“新中国摇篮”,距离上一回已经过去了九年零四个月,当时我还是一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媒体新丁。
2010年5月23日至29日,我参加中宣部组织的“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的活动。在一周的时间里,我和其他同行赴西柏坡老区,参观革命旧址,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包括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实际行动落实新闻工作"三贴近"原则。
因为行程安排的关系,今次旧地重游,我们只在西柏坡纪念馆做了简短的停留,包括向五大书记雕像致敬、参观纪念馆和革命旧址等。相似的流程给我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我成功捕捉了更多的细节,焕发了新的思考。
西柏坡纪念馆前的广场依然开阔;广场中央的五大书记铜像依旧威风凛凛,他们前面仍然是被鲜花簇拥的“西柏坡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十一个大字,而这恰好也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我细细打量着伟人们的神情。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领袖面朝东方,神情坚毅而自信。众所周知,西柏坡是解放全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尽管毛泽东和党中央只在这里停留了不到十一个月,但这却是中国革命从农村向城市、战争向和平、防御向进攻、游击战向正规战、革命向建设的伟大转折。
西柏坡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以及其孕育的“西柏坡精神”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去光芒,恰恰相反,它历久弥新,持续感染和激励着一代代人。
在纪念馆外,我采访了来自中国香港的冯氏夫妇,首次来到西柏坡的他们兴奋地表示,来这里就是为了多学习一些新中国的历史。西柏坡是他们“壮丽七十年”之旅的第一站,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还会陆续参观其他革命老区,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像冯氏夫妇这样的游客还有很多,他们大部分是组团过来的。除了旅游团外,还有不少来这里接受红色教育的单位和组织。一队又一队的人马身着各自统一的服装,川流在广场上、展览厅、伟人故居、革命建筑旧址之间,伴随着解说员们清亮的声音,好不热闹。
在中央军委作战室外,我们的解说员打着快板,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年领导人是如何在 “一个机关,两张地图,三张桌子,四间民房”的朴素条件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来到展览馆内,她又唱了一首《支前民谣》,告诉我们尽管条件再艰苦,人心齐就能创造出奇迹。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
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
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结束参观后,我又回到了五大书记雕像前,陷入沉思。
中国的革命圣地有好几个,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它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那段艰苦岁月,甚至不乏生死存亡的时刻。期间,中共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也犯过一些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但通过不断的调整和自我修复,总结出了宝贵的革命经验,最终走上了胜利的道路。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优秀的看家法宝、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走向胜利的政治优势,在当代依然如此。
在西柏坡,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比喻为“进京赶考”。雕像上的他,右手叉腰,眺望远方,意气风发,肯定是看见新中国的黎明了吧。
(来源:中国日报网)